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日前表示,孔子学院开办至今共涉及90多个语种,而其中有85个语种缺乏汉语和当地语言对照的字典。语言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交流的先行官,可没有配套的教科书或教辅书,先行官的步子迈起来比较艰难。
开发与当地实际教学相配套的汉语教材、教辅、工具书是当下之需,而如何开发则是当下之题。
开发应当“入乡随俗”
走进孔子学院总部的国际汉语教学资源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韩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版本的国际汉语教材。除此之外,还有按功能分类的汉语工具书、文化书,如:《中国好人》《中国古镇》《汉字五千年》等;还有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汉语教学有声挂图”,挂图配有46种语言发声,操作只需“哪里不会点哪里”。 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教材处处长张彤辉介绍说:“经过10年努力,孔子学院完成了总部多语种主干教材库、孔子学院本土教材库、数字教材编写指南平台、数字图书馆、教材专家信息库、案例库等多项基础建设。主干教材涉及54个语种,本土化教材涉及52个语种,汉语工具书涉及20个语种。构建了面向孔子学院以及海外从幼儿到成人多层次、多需求、多语种的全方位国际汉语教材体系。”目前,汉语教材建设已经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在向着“追求更好”的目标努力。
“我曾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工作过。我发现,一些俄文版的汉语教材让低年级学生使用还可以,但到了高年级,学生更需要针对俄语发音和音系特点而编写的专门的汉语辅导资料。针对性强的辅助教材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汉语。”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教师杨宏说。
“针对性”也可以理解为“本土化”,“本土化”教材扎根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汉语教学实践,注重学生用户的体验,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国内汉语教材编写思路闭门编撰的教材没有市场,权威、经典的外向型教材才能受到使用者的欢迎。随着国际汉语教材建设的不断推进,汉语教材本土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张彤辉说。
选择需要因人而异
教辅资料可以不拘于常规的课堂教学范围,也不必拘于课本的形式,可以突出趣味性、文化性、便捷性。
西班牙画家费尔南多将画画与学中文结合,出版了特色汉语教材;依托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江苏广电和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为外国人“量身订做”了汉语教材《非诚勿扰高级汉语视听说教程》;孔子学院总部也开发了《中国好东西》、《中国人的生活故事》、《中外文化差异案例库》、《百部中国电影》等文化教材产品。
云南师范大学马里留学生塞杜说:“《精选法汉词典》是我用过的很好用的工具书,它教会了我怎么在汉语词典里找到你不认识的汉字,同时会注释这个词语的词义、词性和用法。一举多得!”
“对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挑选一本适合自己的教学辅助资料十分重要。要了解自身的汉语水平,例如,对于一个零基础的汉语学习者,如果想要通过汉语水平考试(HSK)3级,根据考试要求,他至少应该掌握约600个汉语词汇,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语言点,掌握一定的话题和任务。那么,他就应该根据这些目标选择相应的辅导书作为辅助。现在有不少留学生习惯使用手机APP词典作为教辅工具,但是当前的很多手机APP词典存在着‘释义不准确,词性标注错误,例句过时’等问题,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难以矫正的错误。所以,选择一部经典、权威且适合自己汉语水平的工具书十分重要。”国际汉语出版中心总经理苗强如是说。
教辅图书发挥着学生们“课下师友”的作用。教辅图书像老师一样引导着学生扎实知识基础,又像朋友一样,用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激发着学习动力。
评估不能操之过急
“我去年使用的汉语教材现在就不再用了。因为我发现了一本新教材,它是用我的母语翻译的,非常适合我的阅读习惯,而且里面的话题我也很感兴趣。”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克丽丝说。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正因为如此,工具书、教材、教辅的开发编著往往滞后于实际教学需求。即使已经出版发行的也要在一个时期后进行修订。编著教材有专业而客观的标准,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使用者的情况千差万别,对教材信息的采集各不相同,所以对工具书、教材等的效果评估也不能简单化,不能操之过急。
“语言即是生活,语言教学的内容即是生活的世界。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深入地影响社会生活,语言教学同样面临着教材、教学形式的变革。教材没有最好的,我们的汉语教材建设一直在路上。”张彤辉说。(凌波)
下一篇:北大、清华外语类保送生招生启动
本文地址:http://www.eks8.com/xiaoyuzhong/eyu/7369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