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生王某致电本报,直言自己的困惑。同时,在一个网络论坛上也存在一篇名为“助考网”的帖子,引起了2011年考生的注意,包括王某在内的考生认为,它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着这次考试是否漏题。
“考生反映考前被泄题”
2011年1月17日,本报接到考生王某反映,称怀疑2011年MBA发生了泄题的事情。考试前有人在网上贴出了一个子,这个帖子上给出的重点,1月17日也就是考试结束之后,记者在一些教育网上对照了这篇帖子的内容,居然有近95%与考题是吻合的。” 记者核对了帖子内容、试卷考题的内容。经核对后发现,在选择题中,只有几道题目没有在帖子标注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帖子,它中了近95%以上的内容。发帖者使用一个8位QQ,号码为 QQ400812*2用户名为“发送客服”。王某告诉记者。这个名为“助考网”的帖子最早出现在2011年1月14日,记者打开相关网页查看,据考生王某说,这部分内容,正是1月15日上午MBA考试的绝大多数内容。直到王某听说“帖子”的事情,他才觉得事有蹊跷。近日,在这个帖子被曝光后,网络上频有网友议论“题目泄漏”的事情,也有部分考生在网络上创建QQ群交流看法。
让记者感到吃惊的“专业助考”
记者上QQ找到了这位的QQ号为” 400812*2”的卖家,从QQ等级上看,此机构进入此行时间已经不短,记着假装想买答案,他自称实力团队,多次操作成功了,经济师,GCT,招标师,造价员,研究生,报关报检等等全国性统一考试,有特殊渠道可以弄到等多种考试考前答案,卖家告诉记者明年需要的话在联系他们。此后记者进入卖家的网站,看到不少考试的实力验证,令记者大吃一惊,。当记者试着套出其试卷来源的时候,客服表示这是机密,并没有再继续回复。
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并未得到“漏题”的证实
17日下午,记者就此事咨询国家教育部的工作人员,教育部并不负责考试方面的事情,相关问题要问国家人事部门。而当记者试图联系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考场危机”是在颠覆公平
我们是一个不争的考试大国,但我们的一些考试正在面临某种诚信危机。
从经济师,GCT,招标师,报关报检再到其他各类等级考试……净土的逐步“沦丧”,给我们的教育机构、社会敲响了警钟。随着这类事件增多,考试权威进一步被削弱,整个社会致力建设的包括考试诚信在内的诚信体系有毁于一旦的危险。
换句话说,我们正面临一场深刻的诚信危机,这种危机由于考试净土被蚕食而加重———作为一个考试大国,考试在利益和规则的制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离开了由规则所奠基的诚信与公平,直至规则本身被破坏,实际上动摇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与秩序。
由此,也从反面参照出这样的事实:考试链条,实际上是一个不正常的利益链条。过去是一考定终身,农家子弟跳龙门改变命运,那种以国家包分配为主要“链接”的高考,由此辟出一条独木桥,所以才有了“黑色七月”之说———一场考试成为一场命运的搏杀。现在,高等教育门槛的放开和考试领域的扩大,尽管高考等考试的“含金量”在下降,国家包分配制度的被取消,使得证书、文凭更趋向于价值的理性回归;可是,由于愈演愈烈的证书、文凭崇拜,“要害考试”并没有降低人们的期望值。尤其是谋职、升迁等功利性目标,在证书、文凭万能思想的引导下,破坏考试规则的欲望反而更为肆无忌惮地表现出来。
在这类事件中,一种以颠覆公平为表现特征的“市场欲望”赤裸裸地蔓延开来,那就是:证书、文凭是可以交换的,考试是可以收买的。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吴凤臣分析说,发生违纪舞弊事件的原因之一是,在市场化进程中,社会转型迅速,一些人价值观发生倾斜,采取不正当手段追逐个人利益。此言不虚。然而,没有无缘无故的漏洞,我们是否更该把关注焦点放到“考试崇拜”本身?
从某种程度上讲,“考试崇拜”的制度设计从最初就出现了严重的倾斜:公民改变命运、获取利益惟有通过考试,而法规匹配和社会制衡的不足,使考试本身无力抗拒罪恶之手。
近些年来,不是违规设置考试条件,就是随意干预考试程序,使得一些官员子女轻易走过原本严谨的监管程序。如今,这种权力又从报考条件、考试程序渗透到了最为机密的考试内容上。辅导是假,泄题是真,相关部门的监管也要跟上才行。
分享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2012年MBA、MPA、MPAcc联考英语真题参考答案
本文地址:http://www.eks8.com/mba/7564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