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三十年来,生物学得到飞跃的发展,主要特征是由定性的观察上升为精确定量的分析,由宏观的研究深入到微观结构的研究,由研究现象的个别过程扩展到现象的普遍联系。对生命现象的研究逐步深入到细胞内精细结构和物理化学机制,同时对生物高分子的研究也逐渐上升到生命活动过程,这样在接壤处就形成了一大片新的研究领域――分子生物学。核酸控制蛋白质合成规律的发现,预示着现代科学正面临重大的飞跃。可以预期,生命科学的研究,将对农业、工业和医疗实践中产生巨大的革命性的影响。
生物学是农学的基础,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能起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研究农业生产中重大的生物学问题,可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这是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共同的重要任务。
实验生物学是生物学发展的主流,必须加速发展,特别是加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生物工作者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电子学基础,掌握必要的新技术,并且吸收一定数量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电子学工作者参加生物学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生物学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要充实必要的精密仪器,保证优良的实验动物的供应。
分类学、形态学、生态学等学科有显著的地区性。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错综复杂,生物资源极为丰富,农业技术改革中很多问题涉及生态学,这些学科的发展有其特殊的需要和有利条件。今后要有重点地、系统地开展自然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改进研究方法,加强试验工作,提高理论分析,作出反应我国特色的贡献。
随着原子能利用的广泛开展,迫切需要弄清射线对生物机体的影响,寻求各种控制、防护和利用的途径,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生物学的理论研究。
第六节地学
地学是研究地球事物在时间上的发生、发展和在空间上分布、变化的科学,它从了解自然向着控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向发展。
地学在促进农业生产方面,也能起重要的作用。必须大力发展天气预告及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水利工程建设和地下水利用、农肥矿物原料、农田热-水平衡、农业区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为农业的迅速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和有关的地质理论问题,亦需积极开展深入的研究。
运用物理学、化学及新技术、新方法的成就,建立现代化学地学实验技术,对促进地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逐步建立探空技术、高灵敏度侦察、海洋探测、高温高压试验、精密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等实验技术系统。此外,必须大力充实和健全已有的观测台站网,精确观测数据,提高观测质量。
地学具有空间大、时间长、全球性和地区性的特点,必须注意各学科基本资料的累积和分析。要特别注意加强对青藏高原等缺乏了解地区的综合研究。
为了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地学研究体系,必须加强空间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地质物理、地质力学、海洋物理和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生物气候学等重要的薄弱学科,逐步开展深部地质、日地空间物理和深海远洋研究等地学中新生长点的研究工作,以满足国家建设对地学的要求。
第七节天文学
星际航行时代的即将到来,引起了天文学的重大变革。现代天文学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天体物理学以及星际航行中的天文问题。
天体物理学方面,应把主要力量放在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实验和观测基础的工作上。其中,太阳物理着重研究太阳活动区物理,以及太阳活动规律和日地关系;恒星物理与天体演化着重研究变星和不稳定星、恒星的结构和变化;射电天文则着重研究太阳射电和射电天文的技术方法。
星际航行的天文问题和天文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有关系。目前应先开展人造天体的光学定位观测和轨道理论方面的研究,做好准备。还应研究利用人造天体进行天文观测的可能途径。
对于天文仪器的研究、试制和新技术在天文工作中的应用,应予适当的重视。
第十章 措施
为了实现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关键在于迅速培养和装备起一支能够独立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科学技术问题、又红又专的、强大的科学技术队伍。
必须正确使用科学技术人才,并且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社会主义觉悟,使科学技术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在工作中迅速提高自己的水平。
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必须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必须坚决贯彻勤俭办科学的方针,分别先后缓急,有重点地使用物力和财力,充分合理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和物资。
从开始进行研究试验到在生产建设中推广应用,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应该抓紧在前五年把措施安排好,使研究工作迅速开展起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供更多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在十年规划期间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专业研究机构的建设
研究机构的建设,应该根据集中使用力量的原则,在重要的科学技术领域中,充实和形成研究中心。首先选择一批现有的研究机构(包括高等学校),分期分批地重点加以充实,同时,新建若干个重点研究机构,以加强重要、急需的空白薄弱部门,使重要的专业和学科分支,都有人员配套、装备先进的研究中心。各个研究中心,应该根据研究方向和任务的安排,在研究室和试验基地的设置、人员编制、仪器装备等方面,作出总体设计,经国家批准以后,列入国民经济规划,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切实保证。
建立和健全研究机构的技术系统,使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维护、设计、试制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力量。充实研究机构的附属工厂。
高等学校在保证教学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发挥潜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应该有重点地配备一批的专职研究人员,充实仪器设备,必要时建立一些研究室(所、组)。
有计划、有重点地充实和加强一批地方研究机构和大型厂矿企业、农坊、设计机构附属的研究(所),以解决当地、当前生产建设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必须注意研究机构的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建设和充实一比研究机构,逐步形成第二线的研究中心。
(二)大力培养研究人才
上一篇:二十七、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上)
下一篇:2016年6月四六级成绩网上查询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6)
本文地址:http://www.eks8.com/yingyulei/yingyusiliuji/806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