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考试吧-最简洁的考试信息网-会考成绩查询
会考成绩查询
您的位置:首页 > 主页 > 作文 > 小学作文 >

古文传授的现代命运(8)

作者:易考试吧 发布时间:2016-06-16 [手机版]
摘要:这段关于林译小说语言的描述,同样适应于其自撰的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单从文体角度看,用古文译介外国小说,林纾的努力越成功,古文的危机就越大。因为,公众养成了阅读外国小说的兴趣后,离古文只能越来越远。

这段关于林译小说语言的描述,同样适应于其自撰的长篇小说及短篇小说集。单从文体角度看,用古文译介外国小说,林纾的努力越成功,古文的危机就越大。因为,公众养成了阅读外国小说的兴趣后,离古文只能越来越远。这一过程,说得不好听,乃“引狼入室”。

但如果跳出独尊古文的褊狭趣味,就文章论文章,林纾的译述,确实是大大拓展了“古文”(严格上说是“文言文”)的表现能力。某种意义上,这与他看不起的梁启超等人的“报章文体”,可谓异曲同工。若着眼于清末民初语言及文体变革的大潮,由幽深的文言到平实的白话之间,有个过渡形态,那就是浅白文言;而由洁净的古文到芜杂的小说之间,也有个简易桥梁,那便是林纾那些一身二任、徘徊于雅俗之间的译述小说。若承认白话文运动的成功,并非简单的“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91),而是必须兼及文章与学术(92),纵横小说与散文,杂糅口语、古文、方言、欧化语等,“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93),那么,林纾对于现代白话文的意义,便不只是扮演反对者的角色,而是有某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2015年11月4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①参见陈平原《林纾与北京大学的离合悲欢》,《文艺争鸣》2016年第1期。

②《答大学堂校长蔡鹤卿太史书》,《畏庐三集》第26页上至28页上,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③林纾:《送大学文科毕业诸学士序》,《畏庐续集》第20页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④林纾:《论古文之不宜废》,1917年2月1日《大公报》及1917年2月8日《民国日报》。

⑤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27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⑥《闵子骞芦花故事》,初刊1919年4月23日《公言报》,见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第239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⑦以初刊《平报》1913年9月14日“讽谕新乐府”栏之《共和实在好》为例:“共和实在好,人伦道德一起扫。入手去了孔先生,五教扑地四维倒。四维五教不必言,但说造反尤专门。问君造反为何事,似诉平生不得志。乘兵一拥巨款来,百万资财可立致。……男也说自由,女也说自由,青天白日卖风流。如此瞎闹何时休,怕有瓜分在后头。”见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第227页。

⑧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199页,岳麓书社,1986年版。

⑨严复《遗嘱》第一条是:“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见《严复集》第二册第360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⑩《与熊纯如书》(八十三),《严复集》第三册第699页。

(11)《惜宜轩文集序》,《畏庐三集》第5页下。

(12)《冷红生传》,《畏庐文集》第25页上,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13)(14)(27)《林琴南再答蔡鹤卿书》,1919年3月25日《大公报》。

(15)参见《林琴南先生致包世杰君书》,1919年4月5日《新申报》;陈独秀:《林琴南很可佩服》,《每周评论》第17期,1919年4月13日。

(16)《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是蔡元培少有的驳论文章,有条不紊,不愠不火,挡过众多飞来的子弹,转而阐述自家主张。只是在谈及胡适、钱玄同、周作人的古文修养以及“了解古书之眼光”时,隐含对于林纾学识之讥讽。

(17)《荆生》初刊1919年2月17-18日《新申报》,《妖梦》初刊1919年3月18-22日《新申报》,见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第81-8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1919年3月3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出校方公告:“学生张厚载屡次通信于京、沪各报,传播无根据之谣言,损坏本校名誉,依大学章程第六章第四十六条第一项,令其退学。此布。”

(19)《复张厚载函》附《张厚载致蔡元培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278页。

(20)《七十自寿诗》其二,见朱羲胄《贞文先生年谱》卷二第46页,《林琴南学行谱记四种》,台北世界书局,1961年版。

(21)关于“荆生可以说是林纾想象中有点美化了的自我”,以及新文化人的“运动之术决定了阐释的方向”,陆建德《再说“荆生”,兼及运动之术》(2008年12月4日《南方周末》)有精彩的论述,请参阅。

(22)梅光迪:《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学衡》第2期,1922年2月。

(23)胡先骕:《论批评家之责任》,《学衡》第3期,1922年3月。

(24)参见《胡适答蓝志先书》,《新青年》第6卷第4号,1919年4月。这段关于“革新家的态度问题”的自我批评,收入《胡适文存》时删去。

(25)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第27页,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26)参见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第五节,《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91-10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参见王世儒编《蔡元培日记》上册第176-18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王世儒编:《蔡元培日记》上册第112页。

(30)林纾去世前一年编定《畏庐文钞》(1926年刻本),除选自《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者外,便是此置于卷首的《续辨奸论》。

(31)参见张俊才《林纾评传》第239-240页,中华书局,2007年版。

(32)林纾:《续辨奸论》,《贞文先生年谱》卷二第60-61页,又见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94-95页。

(33)去世前三个多月(1924)所作《留别听讲诸子》,后半截很能显示林纾的立场坚定与骂人习气:“学非孔孟均邪说,语近韩欧始国文。荡子人含禽兽性,吾曹岂可与同群。”参见朱羲胄《贞文先生年谱》卷二第62页。另,周作人《谈方姚文》曾批评桐城诸家为人刻薄,诅咒所有“欲与程朱争名”者皆“身灭嗣绝”,真是“识见何其鄙陋,品性又何其卑劣”。见周作人《秉烛谈》第158页,岳麓书社,1987年版。

(34)《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蔡元培全集》第三卷第271-272页。

(35)据张俊才《林纾著述系年》,此连载原题《春觉生论文》,起于1913年6月,因9月30日后《平报》未见,无法判定终于何时。见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第493页。

(36)林纾:《修身讲义》卷上第1页,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

(37)参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541页、55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38)《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557-558页。

(39)参见汪家熔《蔡元培和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九十年》第480-482页,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朱锦丽《蔡元培与清末〈中学修身教科书〉》,2013年7月31日《中华读书报》。

(40)收入中华书局版《蔡元培全集》第二卷的《中学修身教科书》,依据的是1921年9月第16版《订正中学修身教科书》。

(41)参见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谱长编》上册第32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2)如陆费逵编“师范讲习社师范讲义”之《修身讲义》(商务印书馆,1910年),除“绪论”外,第一章“对己”,第二章“对家”,第三章“对社会”,第四章“对国家”,第五章“教育家之天职”。

(43)见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569页。

(44)《奏定高等学堂章程》,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中册第575页。

(45)参见林纾《修身讲义》卷上第37页上、38页上。

(46)林纾:《修身讲义》卷上第5页上、下。

(47)商务印书馆1913年5月刊行林著《技击余闻》,收笔记体小说46则,皆为乡里拳师轶闻,叙事简劲,甚为可读。

(48)参见林纾《修身讲义》卷下第8页下至9页下、第24页下至25页下。

(49)《畏庐老人训子书》,见李家骥等整理《林纾诗文选》第365页。


标签:
相关推荐
易考试网声明:
(一)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 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联系方式:邮件 jiansou123#126.com
最近更新
学历类 | 资格类 | 英语类 | 财经类 | 小语种 | 建筑类 | 医药类 | 计算机 | 作文 | 论文 | 范文 | 各省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 2005-2020 www.eks8.com 易考试吧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粤ICP备17031770号-1
本网站所有信息全是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来电咨询!